首頁 > 黨群文化 > 創新論壇 |
|
|||
學如流水行云,德比松勁柏青——讀《探賾索隱 止于至善:蔡啟瑞傳》有感 | ||||
作者:,日期:2022-04-14 | ||||
近日,我認真學習了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叢書中《探賾索隱 止于至善:蔡啟瑞傳》一書。通過學習了解到,蔡啟瑞先生作為著名的物理化學家,是中國分子催化科學研究與配位催化理論的奠基者、開拓者和領軍者。他不僅為中國開創催化科學基礎和應用研究做出了卓越貢獻,還培養和熏陶了大批催化人才。蔡啟瑞先生的拳拳愛國心和獻身科學的信念、不斷求知的學習態度與勤奮刻苦的精神,都令我深受啟迪。 蔡啟瑞先生幼年生活困苦、身體羸弱,仍堅持求學。 1937年7月,他以優異成績畢業于廈門大學化學系,同年9月留校任教。1947年2月,蔡啟瑞先生到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深造。傳記中寫到——蔡啟瑞在美國留學時完成的研究成果具有重大的應用價值,如果申請專利,很可能成為百萬富翁。但他放棄了,而是連續六年申請離美,希望學成歸國、報效祖國。1950年4月6日,廈門大學29周年校慶之時,思鄉心切卻無法歸來的蔡啟瑞在發回祖國的電報中深情寫到:“祖國大地皆春,我懷念您啊,祖國!”在得到可以回國的消息后,蔡啟瑞爭分奪秒打點行裝,薪水不領了、汽車扔掉了。有朋友勸他等下一班船,他說:“我一天也不能等了?!?/span>而在回國途中,蔡啟瑞思考最多的是“我現在已進入中年,今后如何報答祖國”“我一定要根據國情和自己的能力,主動了解哪些急要任務是我最有可能效力承擔的,以便事先做充分準備”?;貒?,蔡啟瑞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決定——“國家的需要就是科學家的使命”,為了國家的需要,他放棄已經卓有成就的結構化學領域,從零開始轉向催化研究。同時,他緊密結合“任務帶學科”和“不能忽視基礎研究,要求理論聯系實際”等國家發展戰略開展科學研究和教育工作。1958年,蔡啟瑞先生提交入黨申請書。蔡啟瑞先生堅定的愛國心,畢生獻身科學研究和教育事業的堅定信念,都值得我們當代科研人認真學習與傳承。 蔡啟瑞先生的博士論文隸屬有機化學,從教后改攻結構化學,回國后成為物理化學的中堅,并以催化學科作為終生的專業。蔡啟瑞先生在無機、有機、分析、物化的造詣頗深,不斷求知、全面發展。傳記中,關于蔡啟瑞先生學習電腦的敘述,使我印象極其深刻。書中寫道,“從80周歲開始,蔡啟瑞認識到電腦對學術研究、信息溝通、論文寫作的重要作用,于是他下決心學習電腦操作”“開始學習電腦的幾個月時間里,他不斷請教人家,不斷地向他的學生、子女,向隨時看到的年輕人詢問”“就這樣,經過大約三個月時間,蔡啟瑞逐步熟練地掌握電腦操作技術。此后,他每一次做學術報告,每一次撰寫文章,總是自己用電腦打字,經常到深夜一二點以后才停手。而且文字還要反復斟酌推敲,內容還要反復潤色、修改”“后來,蔡啟瑞就能用電腦軟件畫出連年輕人也自嘆不如的精致的化學模型結構圖和反應機理圖,仔細地說明原子與原子之間的距離是多少件,鍵角、夾角是多少。如今,這些圖都保留在蔡啟瑞的電腦里”……蔡啟瑞先生畢生孜孜不倦、不懈求知的學習態度與勤奮刻苦的鉆研精神,都值得我們科研人賡續和弘揚。 “蔡啟瑞一生平和樸實,謙遜禮讓,學風正派,為人正直,淡泊名利,是學術界公認的德高望重學術大師”“學如流水行云,德比松勁柏青”“探賾索隱老而彌篤,立志創新志且堅毅”——這些科教界名流的題詞不僅是對蔡啟瑞先生學識和師德的贊許,是對他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不迷信權威、勇于創新的科學研究素質的評價,更是對蔡啟瑞先生學術道德和為人風范的寫照。 先生千古,風范長存!吾輩自勉!愿學習蔡啟瑞先生科學精神的精髓,賡續精神血脈,增強使命擔當,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充分融入到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奮斗征程中。 (表面第二黨支部 朱麗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