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黨群文化 > 創新論壇 |
|
|||
躬行出真知 | ||||
作者:,日期:2022-03-30 | ||||
王守覺院士是半導體器件與電子專家、信息科學家,中國半導體器件與微電子技術的奠基人之一,半導體人工神經網絡和多維空間仿生信息學的開拓者。王院士出身于上海,受家風熏陶,幾代人都在中國乃至世界的科技、教育史上留下了足跡,個個熠熠生輝。 王守覺先生出生于軍閥混戰的年代,從小就受到了少年思潮的影響,內心充滿著矛盾和思慮。面對著五千年文明古國的民族自豪感和日寇侵華對蘇州用飛機低飛掃射的強烈反差,王先生陷入了沉思:為什么科技落后?為什么書里都是洋人的學問?中國人的智慧都去哪里了?這一切都激勵著王先生不斷思考,志存高遠。在漫長的求學生涯中,王先生認為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知識對自己更加深刻有用。堅持“躬行出真知”不僅為他進入大學后的學習打下了堅實基礎,也增強了他解決問題的信心。
王守覺先生回憶說:“我十二歲的時候遇上日本侵華戰爭,親眼目睹,由于我們中國的科學技術落后,就要挨打?!痹谳氜D逃難、因病停學中,他主要靠自學完成了高中階段的學習。中學五年間,他只完整地上過半年學。在此期間,王守覺做過手工業鉗工工作,當過建筑測量的練習生,還長期被病痛折磨。而憑借堅實的知識儲備和自學能力,王守覺順利從同濟大學畢業,繼續將胸懷祖國、不畏艱難、樂觀向上、刻苦鉆研的精神帶入到日后的工作中。王先生畢業后調動過多次工作,從科研工作到工廠產品設計,最后又回到了科研工作崗位。無論從事何種工作,他都能快速調節自己的狀態,適應新的工作崗位。在工作中積極主動,大膽創新,深入鉆研,始終堅持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工作實踐中,展現出很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通過書中的講述,我了解到王守覺先生響應國家向科學進軍的號角,身體力行,研制成功了我國第一只鍺合金擴散高頻晶體管,領導并參與研制成功了我國第一只硅平面型晶體管,研制成功了第一塊硅固體電路……滿足了國防事業的急需,打破了國外封鎖,推動了我國電子技術和電子工業的發展。同時,王先生還開拓集成電路領域、研制多元邏輯電路,標志著我國集成電路的設計水平躋身于世界先進行列。這一路,王先生帶領團隊以勇氣和智慧創造性地克服了種種困難和挑戰,披荊斬棘,取得了累累碩果。在整個學術生涯中,王守覺先生一直展現出善于學習、肯于鉆研、勤于實踐等鮮明特點,在學習和工作過程中培養出很強的研究能力,特別是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現了“行中出新知”。
作為科研工作者,我們應堅守初心,傳承老一輩科學家精神,心系“國之大者”,立志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貢獻力量。時刻牢記科研不可“紙上談兵”,脫離應用實踐,而應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自己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正如書籍標題中所提到的——“躬行出真知”,時刻保持著進入實驗室的狀態,解決科研實驗中的問題,以只爭朝夕的使命感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表面第二黨支部 徐凱)
![]() |
||||